时间:2025/6/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

原创羊顿读库

《你好,爱因斯坦同学》刚刚新鲜出炉,责任编辑羊顿老师却忧心忡忡。他当然不是担心买家太多,而是顾虑读者错付了热情。中文世界里,爱因斯坦写的著作很多,写爱因斯坦的著作更多,这本新书的内容和写法有鲜明的特色,那自然就只适合特定的读者。希望这篇排雷指南,能为大家避免冲动的错爱,也能为这本小书引来真正的读者。

文末还有留言征集活动,奖品由羊顿老师自掏腰包,请大家踊跃留言,掏空他的私房钱。

一个私生女,两位配偶,多名“女伴”,婚内出轨导致离婚,离婚补偿是自己预言一定会得到的诺贝尔奖金,但真的获奖之后,大部分奖金却因他本人的投资在大萧条中化为泡沫——这是八卦版上爱因斯坦的渣男形象。

幼年鲁钝,发育迟缓,“爱因斯坦综合征”第一人,却在二十六岁时连发四篇历史性论文,顷刻名动天下;手工课上,少年爱因斯坦拿出自己的黏土小板凳,被老师嘲笑:“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于是他又拿出课桌里的另外两只,说“有”,从而赢得了老师的尊重——这是鸡汤版上爱因斯坦的励志形象。

他自己说,“我论血统是犹太人,论国籍是瑞士人,论性情是人,且仅仅是个人,不管对哪国哪族都无特别系念”,“假如我的相对论被证明是成功的,德国人会宣称我是德国人,法国人会说我是个世界公民。假如我的理论被证伪,法国人会说我是个德国佬,德国人则会宣布我是个犹太人”。他曾长期受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监控,还差点成为以色列总统——这是政治版上爱因斯坦的公民形象。

他不爱理发,不爱穿袜子,爱吐舌头,爱骑自行车,爱拉小提琴……

是,这的确是爱因斯坦,是我们备感亲近,简直零距离的爱因斯坦,但另一方面,这并不是真正的他。

爱因斯坦之所以能与牛顿并立,被视为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甚至成为“天才”的代名词,不是因为他的私生活,或者八卦。爱因斯坦之伟大,归根结底还是在他的学术和思想上。

即便相对论的提出已经超过一百年,我等非专业人士仍然只能仰望他和他的理论。这种距离、这种姿势可能会让我们颈背酸痛、头脑昏涨,但是,我们应该放弃吗?不,追赶是我们超越巨人的第一步,这是唯一的方向,我们别无他途。

从这个角度来讲,《你好,爱因斯坦同学》可以比作一架望远镜。哪怕仍然只能遥望,但我们手边有了一架可以让自己接近、了解,从而争取超越爱因斯坦的望远镜。

这架望远镜,频谱不是光学、射电范围的,或者说不是八卦、鸡汤、政治、宗教的,而是智力的、思想的。

所以——

本书不适合只热衷八卦的读者

这不是自我标榜,而是要为不需要本书的读者排雷。

书名叫“你好,爱因斯坦同学”,主角自然是“爱因斯坦同学”,也就是作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爱因斯坦。但本书并不是按照年表罗列的“少年爱因斯坦传”,而仅仅截取了四个主题,或者说四个角度,来描摹爱因斯坦,于是全书分为四章:

第一章“童年”,笔墨集中在以下几点:爱因斯坦的非凡“天赋”从何而来,他说话能力真的发育很晚、小时候真的成绩很差吗?他独立证明勾股定理的思路是怎样的,他时常念叨的“父亲的罗盘”让他经历了何种“惊奇”,那本“神圣的几何学小书”究竟是哪本书,罗盘和这本书如何影响了爱因斯坦的一生。以及,他在十六岁时退学,到底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

第二章“少作”,主要讲述爱因斯坦十六岁时写的一篇论文——《对磁场中以太状态的考察》。为考察这篇“少作”的来龙,本章介绍了在思想层面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位亲戚:“雅各布叔叔”和“科赫舅舅”——后者正是爱因斯坦论文处女作的第一读者。至于更著名的“追光实验”,并非重点,但作者在讲述这个知名实验和这篇不知名论文之间的思想关联时,也交代出“少作”的去脉——这篇文章本身没有科学价值,却是爱因斯坦后来一系列思想创见的起点。

第三章讲“初恋”,第四章讲“与韦伯”的关系。这是全书最“八卦”的两章,爱因斯坦和初恋女友如何认识、如何分手;和第一任妻子又是如何认识、如何引起家人的反对;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韦伯在爱因斯坦撰写毕业论文、寻找工作时到底有没有“为难”未来的大师,等等,这些都写到了。甚至还引用了几封他和初恋女友的通信,甜蜜的情话与绝情的冷语都有。

但是,如果你仅仅希望通过本书发现爱因斯坦在生活和为人上或可爱或可憎、或有趣或无聊之处,这两章恐怕会让你大失所望。与前两章一样,在考察爱因斯坦与他人的关系时,作者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9635.html

------分隔线----------------------------